160

俞致贞(1915-1995)全拓毛公鼎牡丹图

拍品号:160

材 质:

规 格:126×59.5cm 约6.7平尺

估 价:200000 ~300000 RMB

成交价:322000 RMB

拍卖会: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

拍卖场次:翰墨集珍·中国书画专场

拍品描述
立轴 设色纸本
 
俞致贞(1915-1995),字一云,北京人。画家,善工笔花鸟。1934年拜于非暗为师,先学写意花鸟画,后改学工笔画。1937年入故宫古物陈列所,1946年拜张大千为师,随师入川,在成都大风堂学工笔花鸟和写意花卉。历任北京艺术学院讲师、国画教研组组长,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,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,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,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,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。出版有《荣宝斋画谱——勾勒花卉》、《俞致贞画辑》、《工笔花卉技法》等。
 
题识:俞致贞。
钤印:俞致贞(白)
说明:香港集古斋旧藏
 
吉金墨拓,散花成春
——毛公鼎全拓 俞致贞《牡丹蝴蝶》赏析
 
全形拓始于清代,将古砖旧陶、青铜彝器以墨拓配合线描、剪纸拓、绘画、传拓等多种技法,将器物形制、纹饰等原貌再现于拓纸上的艺术,是三维空间的器物在平面上的呈现,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。至于道光之后,文人画家们常常于青铜器的全形拓上补绘时新的折枝花卉,形成全形拓与绘画相结合的又一种艺术形式,清代“金石僧”六舟曾写道:“余以所藏之砖头瓦角有字迹年号者,拓成瓶罍盆盎等件为长卷,凡友人中能写生者,各随意补以杂花。”古老而永恒的青铜器与新鲜而短暂的花朵、斑驳的墨韵与明艳的色彩、写实的全形拓与写意的绘画相互辉映,别开生面,形成了十分奇妙的审美趣味,加之寓意吉祥,使得全形拓绘画自诞生起便蔚为流行,不仅受到艺界画坛的称赏,也为藏界社会所普遍接受与喜爱。吴昌硕的《鼎盛图》、任颐的《吉金清供图》、尹伯圜的《愙斋集古图》卷后全形拓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全形拓绘画中的珍品。
 
此次东南上拍的这幅俞致贞所绘《毛公鼎全形拓牡丹蝴蝶》画面由全形拓和工笔绘牡丹蝴蝶两部分组成。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青铜器,清道光年间出土,之后历经陈介祺、端方、叶恭绰等重要藏家以及金石学家收藏,是西周晚期代表性重器,其鼎内铭文为现存青铜器铭文之最长篇,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材料。此作中的毛公鼎墨拓部分为民国时期制作,民国正是全形拓发展至成熟、完善的高峰时期,反映出毛公鼎的形制面貌,纹饰分明,结构准确,格外庄重,“纸墨黝然,望若彝鼎”;墨色浓淡相间,立体感强烈,制作精美,可谓“楮墨虽黯淡,而神气浑古”。毛公鼎全形拓制作较少,保存至今的更为难得,且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已不可再行私拓,因此其全形拓蔚为珍贵。
 
而工笔花鸟部分,为画家俞致贞所绘。俞致贞,字一云、怡云,是当代重要的工笔画家,师从张大千、于非暗,李可染称其为“当代工笔花鸟女状元”,于非暗则以“当代黄筌”喻之。在这幅作品中,几枝盛开的牡丹花枝插在墨拓的鼎中,俞致贞以极为鲜艳矿物色彩画牡丹的花与叶,与古老、朴厚的墨拓形成鲜明的对比,而偏冷的色调与墨色亦十分相协。画面中共有八朵盛开的牡丹以及一只牡丹花苞,花枝繁盛、叶片穿插其中,在画家的精心安排布局之下,层次错落分明,丝毫没有凌乱之感。在上色时,俞致贞尤其重视花瓣重迭的阴影,这种阴影的上色使得花瓣重迭的牡丹花头更具有立体感,花头的朝向各有欹侧又相互呼应,如同在春风中摇动,而花头的形状以及花瓣的翻转也随风改变,使得原本对称的牡丹花变得更为生动而不显得呆板。而叶片的色彩则被分为叶面与叶背两种,叶面墨绿,色彩深浓,足见为阳光长时间照射,而叶背则在风中翻转,以石绿染色——这是由于牡丹叶背密覆绒毛,形成散射的缘故,足见俞致贞对于牡丹花的准确把握。整体观之,牡丹花朵饱满,花枝摇曳生姿,富有变化,同时充满了冷艳而高贵的风致。围绕牡丹花,画家又绘制若干只蝴蝶,造型不一,轻盈典雅,绚烂的色彩丰富了画面的趣味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