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27

黄宾虹(1865-1955) 清供中堂

拍品号:727

材 质:

规 格:152×41cm 约5.6平尺/102×21cm 约1.9平尺(单幅)

估 价:800000 ~1000000 RMB

成交价:流拍

拍卖会: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

拍卖场次:翰墨集珍·中国书画专场

拍品描述
立轴 设色、水墨纸本 癸未(1943 年)作
 
黄宾虹的篆书金石趣味尤为浓厚,且与吴昌硕等海派书家的篆书风味大相径庭,充满了独特的个人面目。这副黄宾虹所书集篆七言联,恰到好处地体现了黄宾虹篆书古拙浑厚的趣味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对联乃是黄宾虹于1943年赠予好友王鲲徒的作品。是年黄宾虹已八十高龄,笔法老到,古意盎然,金石趣味浓厚,其势沉雄如有千钧,却丝毫不板滞。1930年,黄宾虹筹办中国文艺学院时,王鲲徒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,并任学院董事,在此期间,王鲲徒与黄宾虹惺惺相惜,甚至曾经相约同葬杭州南山公墓,足见二人友情之深厚。这幅对联同样也是二人友情的见证。而与此对联同列一组的《花卉清供图》以色为主,以墨为辅,层层点染,正是其晚年花卉由清雅逐渐向浓丽沉实转变阶段的作品。从整体上看,设色穠丽而不俗艳,轻鬆随性的墨线与大胆鲜明的色彩相互呼应融合,形成了极具生命力的画面,白梅、牡丹、南天竹、百合、灵芝……种种折枝花卉随意插在全形拓的青铜彝器中,古老而永恒的青铜器与新鲜而短暂的花朵、斑驳的墨韵与明艳的色彩、写实的全形拓与写意的绘画相互辉映,别开生面,显得格外古雅,真可谓“流动之中有古拙,有静气”。其花枝用笔线条颇有隶意,刚健阿娜。黄宾虹曾说:“字贵写,画亦贵写。以书法透入于画,则画无不妙;以画法参入于书,则书无不神。”其书画互参,又融入金石趣味的风貌在这幅作品中表现地极尽分明,从中,我们也感受到了黄宾虹对于金石艺术的喜爱之情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作中的青铜器全形拓乃是黄宾虹弟子、著名女印人谈月色亲自手拓。
 
黄宾虹(1865-1955),原名质,字朴存、朴人、亦作朴丞、劈琴,中年更号宾虹,以号行,别署予向、虹叟、黄山山中人等,安徽歙县人。画家,书法家,美术教育家,国画理论家,美术史家。1906年在歙县新安中学堂教国文。黄社组织人之一。1909年参加南社。1915年起在上海时报、商务印书馆等从事编辑工作,主持神州国光社、商务印书馆美术部编审工作,亦曾主编《艺观》。曾任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导师,昌明艺术专科学校、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,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上海美专教授,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,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。建国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,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。出版有《古画微》、《黄山画家源流考》、《画家通论》、《滨虹羼抹》、《淘钵合证》、《画史编年表》、《虹庐画谈》以及辑本《黄宾虹画语录》等。
 
上款人:王鲲徒(1890-1954),号式园主人、澄斋,杭州人,祖籍永康。近代著名居士,大收藏家,收藏弘一书法最多。1929年与郑午昌、谢公展、贺天健等人在上海创立“蜜蜂画社”,社友有钱瘦铁、王震、张大千、顾坤伯、朱文侯等百馀人,颇具影响。
 
题识:1.笔酣墨饱生动自然。拟元人笔意补写,宾虹年八十又五。2.农舍东皋鸣布穀,渔庄中馈熟彫胡。鲲徒先生博笑,癸未之春黄宾虹集瑑。
钤印:1.谈月色拓(白)、黄宾虹(白)、黄山山中人(朱) 2.冰上鸿飞馆(朱)、黄宾虹(白)
鉴藏印:1.文氏钟然藏画记(朱)、钟然珍藏(朱)、双宝楼藏(白)、可盦(朱)2.钟然珍藏(朱)、文钟然印(白)
释文:农舍东皋鸣布穀,渔庄中馈熟彫胡。
刊录:《尺幅千里——读画楼藏名人名家书法展》P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