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0

郭懋介 善伯洞石 双佛论经摆件

拍品号:020

材 质:善伯洞石

规 格:10×7.8×4cm

估 价:200000 ~300000 RMB

成交价:402500 RMB

拍卖会:福建东南2019秋季拍卖会

拍卖场次:尚臻—寿山石雕夜场

拍品描述
出版:《寿山石大典2》P78,福建美术出版社,2004年。
 
款识:罗汉读经。石卿。
 
此作所选取善伯洞石,色呈枣红,深沉磅礴,自有一种古色古香。真如《后观石录》所言:“百炼之蜜,渍以丹枣,光色古黯,而神气焕发。”作者以此做圆雕,刻为两位罗汉相聚读经的场景:一位罗汉手持经书,另一手正指点著书上的经文,而他凑近经书的模样更显得极为生动,表现出了虔诚而专注的神态,而他身旁的另一位罗汉则捋起长眉靠近观看,二人脸上皆是极为欣喜的表情。面部细腻的刻画、姿态紧凑而生动,展现出了作者绝佳的人物造型把握能力。
 
郭懋介(1924~2013),号介伯、耿白,福建福州人。师从东门派林友竹,擅长人物圆雕及浮雕、薄意,兼工篆刻、书画,以雕刻薄意而著称。作品题材广泛,生前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、省民间艺术家、高级工艺美术师、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。曾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、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等。著有《郭石卿艺术人生》等。
 
 
 
形神兼备,浑化自然
——郭懋介的寿山石雕风格
 
在近几年的寿山石雕作品的拍卖市场中,郭懋介的作品无疑是寿山石收藏爱好者众目所集之处,也被各大拍卖机构作为寿山石专场中的重量级拍品推出,往往能够在拍场中掀起一轮竞价的高潮。而自郭懋介先生逝世之后,其寿山石雕作品在市场中的表现更为活跃抢眼,他的精品屡屡拍出高价,一方面清晰地反映出郭懋介作品所受的重视程度和升值潜力,另一方面更说明了寿山石界对于郭懋介作品的认可与推崇。
 
郭懋介作为当代寿山石雕界巨擘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作品以寿山石圆雕和薄意著称,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品位,堪称寿山石雕刻艺术集大成者。他在少年时师从林友竹学习寿山石雕刻。师父林友竹乃是寿山石雕东门流派杰出传人,专攻圆雕。因而少年郭懋介初学雕刻时,同样以“东门派”圆雕作为自己专攻的技法。但在郭懋介退休重拾雕刀时,却没有直接继承师父的衣钵,而是在书画界友人们的建议下,选择了与印章篆刻、与文人联系更为紧密,也更受书画界喜爱的薄意雕刻。但郭懋介师从的“东门派”雕刻多用于圆雕,郭懋介决心自学薄意。在不断的摸索下,郭懋介的薄意无论从画面意境还是从技法挥运上,都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。
 
首先从技法挥运上看:郭懋介将尖刀与圆刀两种刀法巧妙地融于一件作品的雕刻中,往往在近景的雕刻中,刀法清晰矫健,用刀较深,景物俐落分明;在远景的雕刻中,则使用了柔和的圆刀法进行画面处理。通过刀法的处理以及远近景的大小变化等等,郭懋介的薄意作品得以在平面上表现出了立体的景深,有平视的透视感。其次从画面意境上看:郭懋介的薄意古意十足,融诗、书、画、篆于一体,常常以文会图、山居图为主题,或取材历史文人典故,或以山水田园风光寄情,作品秀润逸气,有浑化自然之妙。既符合中国传统的文人高雅意趣,又有清新脱俗的现代美感,也因此获得了“石卿薄意作品前无古人可比,后百年内难有与其并肩者”的评价。
 
而郭懋介的圆雕,相比于薄意的“注重文气”,则更强调人物的生动,充满了生活气息,更能够恰到好处地为人物注入其本身的性格特质,文人有文人的风度,武将也有武将的威武,性情自然,形神兼备,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,又有新颖脱俗的现代意识。在把握了人物外形和身份的基础上,郭懋介的人物圆雕作品摒弃了传统作品的俗气与匠气,注重神韵的表现,使得他的人物圆雕总是活灵活现。譬如他的善伯洞石《双佛论经》摆件,以枣红色的善伯洞石,圆雕两位罗汉相聚读经的场景:一位罗汉手持经书,另一手正指点著书上的经文,而他凑近经书的模样更显得极为生动,表现出了虔诚而专注的神态,而他身旁的另一位罗汉则捋起长眉靠近观看,二人脸上皆是极为欣喜的表情。面部细腻的刻画、姿态紧凑而生动,展现出了郭懋介绝佳的人物造型把握能力。他的荔枝洞石《羲之爱鹅》摆件,使用圆雕、高浮雕等手法,雕饰羲之爱鹅故事。羲之、童子作休憩之态,群鹅分散各处,或伸长颈,或理鹅毛,或奔趋鸣叫,生动别致,神态各别。鹅之动态,与主人稳重的态势适成对比,构思巧妙,表现生动。
 
总之,郭懋介的作品融入了他在乡间生活的经验以及对自然的理解,因此风格鲜明,备显大家风范,让每一位观赏他作品的人,都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天真生动之气。